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4%9B%E9%98%B3%E5%B8%82
丝绸之路东起点。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。洛陽自夏朝開始,前後有十三個正統朝代以其為都,建都政權數量之多,建都時間之久
洛阳位于洛水之北,水之北乃谓“阳”,故名洛阳,又称雒陽、雒邑、京洛和洛城,因境內有伊、洛兩水,也稱伊洛。洛阳地处中原,境内山川纵横,西依秦岭,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,东临嵩岳,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,南望伏牛山,有“河山拱戴,形势甲于天下”之说。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(二里头遗址),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,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。
“中国”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,铭文里的“中国”是指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及以其为中心的中原地区。
以洛阳为首都的朝代朝代名稱都城位置所居帝王建都時間備註
夏斟鄩偃师二里头夏初诸王,著名的是禹;夏末诸王,著名的是桀
商西亳偃师尸乡沟商汤至太戊前1765年—前1563年
東周雒邑西周王城(澗河兩岸)平王至悼王及赧王,共14王前771年—前520年及前314年-前256年
東周雒邑成周城(白馬寺以東)敬王至慎靚王共11王前519年—前314年
東漢雒陽漢魏故城光武帝至獻帝,共12帝25年—190年
曹魏洛陽漢魏故城文帝至元帝,共5帝221年—265年
西晉洛陽漢魏故城武帝至懷帝,共4帝265年—313年
北魏洛陽漢魏故城孝文帝至孝武帝共七帝493年—534年孝文帝改革時由平城遷都至此
隋東都隋唐故城隋炀帝至皇泰帝共二帝605年—619年武周神都隋唐故城則天大聖皇帝690年—705年
後樑西都隋唐五代故城太祖、朱友珪、後樑末帝909年—913年
後唐東都隋唐五代故城莊宗、明宗、閔帝、末帝923年—937年
後晉西京隋唐五代故城高祖937年—938年(約2年)
中華民國洛陽(行都)洛陽市林森(国民政府主席)民國21年(1932年,1年)
丝绸之路东起点。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。洛陽自夏朝開始,前後有十三個正統朝代以其為都,建都政權數量之多,建都時間之久
洛阳位于洛水之北,水之北乃谓“阳”,故名洛阳,又称雒陽、雒邑、京洛和洛城,因境內有伊、洛兩水,也稱伊洛。洛阳地处中原,境内山川纵横,西依秦岭,过函谷关是陕西的关中平原,东临嵩岳,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,南望伏牛山,有“河山拱戴,形势甲于天下”之说。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(二里头遗址),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,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。
“中国”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,铭文里的“中国”是指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及以其为中心的中原地区。
以洛阳为首都的朝代朝代名稱都城位置所居帝王建都時間備註
夏斟鄩偃师二里头夏初诸王,著名的是禹;夏末诸王,著名的是桀
商西亳偃师尸乡沟商汤至太戊前1765年—前1563年
東周雒邑西周王城(澗河兩岸)平王至悼王及赧王,共14王前771年—前520年及前314年-前256年
東周雒邑成周城(白馬寺以東)敬王至慎靚王共11王前519年—前314年
東漢雒陽漢魏故城光武帝至獻帝,共12帝25年—190年
曹魏洛陽漢魏故城文帝至元帝,共5帝221年—265年
西晉洛陽漢魏故城武帝至懷帝,共4帝265年—313年
北魏洛陽漢魏故城孝文帝至孝武帝共七帝493年—534年孝文帝改革時由平城遷都至此
隋東都隋唐故城隋炀帝至皇泰帝共二帝605年—619年武周神都隋唐故城則天大聖皇帝690年—705年
後樑西都隋唐五代故城太祖、朱友珪、後樑末帝909年—913年
後唐東都隋唐五代故城莊宗、明宗、閔帝、末帝923年—937年
後晉西京隋唐五代故城高祖937年—938年(約2年)
中華民國洛陽(行都)洛陽市林森(国民政府主席)民國21年(1932年,1年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